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核心支撐,向上對接工業優化應用,向下連接海量設備,承載著海量工業經驗與知識模型,是工業全要素鏈接的樞紐,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驅動制造體系的智能化升級。
工業互聯網平臺憑借先進的計算架構和高性能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能夠實現對海量異構數據的集成、存儲與計算,解決工業數據處理爆炸式增長與現有工業系統計算能力不相匹配的問題,加快制造業以數據為驅動的網絡化、智能化進程。
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議
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形成“建平臺”和“用平臺”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新生態。實現多平臺互聯互通,開展工業數據流轉、業務資源管理、產業運行監測等服務。引導龍頭企業積極發展企業級平臺,開發滿足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的多種解決方案。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產業集聚區落地,鼓勵中小企業上云,組織軟件企業、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聯合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智能應用。
優化提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資源管理能力。充分認識到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將優化提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資源管理能力作為拓展“智能+”,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起步階段以區域骨干企業工業互聯網實現水平和發展態勢的數據采集和觀測為主,逐步擴展至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物流倉儲、上下游供應鏈等各個層面,適時開展基于數據價值分析的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工作,分批有序地打造在不同區域和行業兼具示范帶動效應和前瞻引領作用的特色化、專業化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研究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效用評估指標體系。
從基礎、應用、價值、創新、服務、安全、生態等多個維度,以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效用,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為導向,參考對標國際先進案例和成功經驗,綜合制定一套科學、完備、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面向國內不同區域和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汽車裝備、機械制造、能源化工等重點行業,定期開展集政策宣貫、案例遴選、效用示范為一體,結合企業自評與專家復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效用評估工作,形成常態化、標準化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