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氣象,企業與個人都將迎來新的契機,不得不提一下兩化融合試點。2019年深圳市兩化融合試點申報正在進行中,對于兩化融合,不少企業表示沒聽過,也不知道實施兩化融合能給企業帶來些什么。今日小編與您分享一則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的案例分析。
企業兩化融合貫標活動的具體開展情況
劍橋科技在10多年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經歷:基礎建設階段、單項覆蓋階段,目前屬于集成提升階段,引入微軟ERP平臺,并以此為平臺組織二次自主研發,推進MES系統與ERP系統、PLM與ERP系統無縫集成,以及供應鏈管理(SSM)系統等生產管理精細化信息系統等建設,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和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兩化融合評估問卷得分60.65分,在同行業中高于66.21%的企業,在全國企業中高于79.67%的企業。
企業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需求分析
發展戰略:建設世界一流的ICT行業合作研發及生產的國際化服務平臺。通過內外部環境分析、SWOT分析、同業對標等方法,基于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求,提出了信息化環境下與公司發展戰略一致的差異化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快速高效的業務交付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成本管控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品質管控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研發創新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供應鏈一體化管控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
劍橋科技新型能力建設的做法與成效
1.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建設需求識別和確定
根據企業裝備、技術、生產、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市場競爭等狀況,參考公司的《兩化融合現狀評估診斷報告》與《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現狀調研及差距分析報告》等分析,形成擬打造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體系,并最終討論確認新型能力打造的優先次序,形成公司能力體系。圖為需要逐步打造ICT終端產品的大規模客制化精益生產能力、基于物聯網的敏捷供應鏈管控能力、ICT終端產品智能制造能力等新型能力體系。
2.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建設的策劃
數據開發利用方面,需實現公司各個系統數據聯通,提高數據利用率。技術實現方面,需實現內部各個系統間聯通,減少人工傳遞信息導致錯誤和低效率,實現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流程同步,大幅度提升產品品質穩定性和運營效率,實現提質增效。業務流程優化方面,要對工藝設計流程、生產設備維護流程、生產訂單管理流程、質檢管理流程等進行優化。組織結構優化方面,需對部分數據統計人員、質量檢驗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調整。因此,公司形成了大規模客制化精益生產能力的實施方案。
3.當前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建設的具體實施
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優化情況:業務流程的優化由質量與精益中心、市場部、制造生產部等部門提出需求,由信息化組牽頭完成人員的調配、崗位調整、軟件開發公司根據需求設計方案、開發軟件模塊、進行軟件的調試及上線。
4.企業打造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的主要成效
一是公司所有數據通過數據總線進行上傳或下達,可以通過“人機料法環測”六個維度,對數據進行分類收集管理并分析利用;二是生產制造實時數據中心,利用云計算平臺和大數據挖掘技術,實時掌握人機料法環的各種狀態和各種KPI分析,提高數字化管理水平;三是通過與MES做數據接口,實時反映智能車間生產狀態,包括訂單狀態、設備狀態、人員狀態等。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分析
基于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劍橋科技通過建設企業生產制造系統與資源計劃系統、實現了市場需求、計劃落實、生產制造、質量管控等過程的有效管控,使業務從接受訂單“開始到完成交付”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實現管控,提高了客制化生產執行的準確性和高效率,實現按客戶的要求通過精確計劃、精益生產和精準交付來敏捷應對日益增加的客制化訂單,從而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