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項目可以說是兩化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被稱為兩化融合,打造兩化融合體系對企業家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兩化融合在發展過程中對企業有什么意義呢?兩化融合的意義體現在哪里呢?
目前,多數工業制造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與用戶的溝通能力和市場的洞察能力,用以更加全面的,深入地挖掘和收集客戶的內在需求。與此同時,大多數制造企業的產品仍然缺乏產品創新。如何面對在產品設計,研發產品,產品制造的全過程中充分體現用戶的需求仍是一大需要面臨的難題。傳統上小而全面,大而全面的封閉式運作系統模式早已經被徹底的打破了,工業制造型生產企業紛紛尋找轉型升級的生產模式,旨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工業制造型生產企業的轉型升級有三種辦法:企業盈利型轉型模式,企業定位型轉型模式和企業運營型轉型模式。
兩化融合的意義
在變革與轉型的機制推動下制造企業進行加強合作,外包,協作機制,都給制造業企業的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戰,新的要求。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工業化和信息化共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經歷道路。信息化與工業化主要在產品技術,業務,產業衍生三個方面進行深度融合:產品技術融合:經過工業生產制造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產生新型技術,推動新型技術創新。將電子信息技術滲透到生產產品中,增加了生產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例如: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和計算機控制技術融合產生了,引進數控機床來加工零部件。業務融合:把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經營管理,企業研發和設計,市場營銷,生產制造等各個企業生產經營環節,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和業務升級。比如:計算機管理方式改變了傳統手工算賬的方式,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管理效率;電子信息技術應用提升了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生產制造自動化,生產效率;電子網絡銷售稱為一種新的市場銷售方式,大大縮短了銷售環節的時間,大大降低了銷售的成本,深受大眾的歡迎。產業衍生: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可以產生出新興行業,比如,工業化信息服務業,工業軟件,電子工業。電子工業包含機械電子化,汽車電子化,船舶電子化,航空電子化等。
信息化和兩化融合是技術發展的不同實現階段。第一階段,從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發展,到第二階段,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再到第三階段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我們可以發現信息化與工業化之間相互關系的發展過程。這也將進一步加快企業明確信息化、自動化建設步伐、方向、目標,規范企業兩化融合工作開展,明確了兩化融合與企業戰略匹配的可持續競爭優勢,建立和完善了兩化融合的方針和目標并進一步量化和細化,明確了各職責間的協調和溝通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