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商標搶注、侵權現象頻繁發生,不僅令消費者難以辨認,商家也是非常苦惱。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俗稱3.15打假日,我們來談談知識產權打假篇;
網紅“鮑師傅”上千家冒牌
“鮑師傅”糕點對商標侵權假冒“鮑師傅”進行起訴,截至目前已有7起結案,賠償共計35萬。法院對7起訴訟判定屬于商標侵權,另外在南京,北京,蘇州成為重點打假區,也是冒牌“鮑師傅”重災區。嚴重損失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公司品牌商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另外有11起訴訟在排隊等待宣判。而這還只是剛剛開始。
網紅奶茶“鹿角巷”層出不窮
公開資料顯示,“鹿角巷”是邱茂庭于2013年創立的品牌,已在全球十幾個國家注冊商標,并在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開設100多家門店。根據鹿角巷大陸地區品牌總監譚力的說法,目前該公司在北京僅有三里屯一家門店,且為直營店,商標預計在今年5、6月份審理結束,取得商標之后公司便會大力打假。由于現制飲品尤其是網紅品牌更新迭代速度較快,同時受商標爭議影響,鹿角巷的市場熱度有所下降。
“喜茶”被迫更名為“皇茶”
喜茶,其原名“皇茶”,由聶云宸在廣東江門創立,但由于“皇茶”商標始終無法注冊成功,在不受法律保護的情況下面臨大批山寨門店困擾,因此在2016年被迫更名為“喜茶”并持續維權。截至目前其商標侵權訴訟多達30余起
抖音走紅的“答案茶”商標被搶注
通過抖音走紅的“答案茶”也由于商標搶注范圍不同、涉及商標授權轉讓等問題,出現了多家主體爭搶商標的情況。河南盟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河
南答案茶餐飲有限公司、廣州鼎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均聲稱自己擁有“答案茶”唯一合法商標。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知產侵權風險?互聯網企業又該如何構建自己的知產保護體系?

“兩高”工作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共掛牌督辦32起侵犯知識產權重大典型案件,起訴侵犯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犯罪8325人,同比上升16.3%;各級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8.8萬件,同比上升41.8%。
知識產權保護成本高、侵權成本低的問題如何破解?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黨組書記趙輝認為,去年新成立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為進一步整合執法力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做好產品,維護好品牌,做好商標防御才是長遠之術。商標是品牌的標識,代表品牌的口碑及聲譽,注冊商標是為了能在市場上博弈。行走在餐飲加盟的風口浪尖,其推崇的是創新,并不是一味的抄襲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