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兩化融合會議在北京舉行,對兩化融合的下一目標進行探討,提出了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將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熱門產業將重點推入兩化融合的建設。那么對企業有什么好處呢?
早在2016年,工信部就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推動芯片、傳感器等關鍵技術的突破;重點支持虛擬現實、智能汽車、智能硬件、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核心技術突破、產品與應用創新。同時提出到2020年,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85,比2015年提高約12。由此可見,兩融化將為相關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信息化和兩化融合是技術發展的不同實現階段,企業可以從這些方面獲?。?/b>
第一階段,從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發展,到第二階段,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再到第三階段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我們可以發現信息化與工業化之間相互關系的發展過程。在信息化發展的初期,第一階段,大家還不是很清楚到底信息技術會對工業化產生什么作用,并且發展方向并不明確,因此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關系用了“推動”兩個字,起到發展方向性的動作的還是工業化自己本身,因此很多電子信息化系統是對手工操作進行計算機化,用以來計算機代替手工操作,達到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的最終目標。
第二階段,而后大家對信息化有了較深刻的了解,尤其是電子信息技術對改革企業管理的作用,所以在“十五”期間,就將信息化和工業化之間的關系由“推動”變為了“帶動”,雖然差距只有一個字,但是能動的主要部分已經由工業變成了信息化,也就是借助信息化所含有的先進管理理念來帶動企業的運作流程,管理,工具等方面的改革,信息化起到對工業化促進的作用。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與工業制造產業之間的行業邊界已經不再清晰,因此在“十一五”最后時期,國家重點推出了兩化融合戰略,也就是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戰略。
據了解,經過多年實踐,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已取得了顯著成效,貫標企業運營成本平均下降8.8%、經營利潤平均增加6.9%。下一步將做好兩化融合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務實推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邁上新臺階。深圳市兩化融合貫標正在申請中,具體可咨詢客服。